◆ 杜欢欢
29岁以前,我从未涉及过登高。那时嫌累,嫌苦,嫌脏,不理解路上那群有说有笑满身泥泞还计划再次出行的人。登高这样快乐吗?可我的心里一直认定它是折磨,折磨身体,也折磨精神。我宁愿去西湖泛舟,诗情画意浪漫不已;也宁愿去厦门看海,波澜壮阔快意恩仇。我始终不觉得登高,它有意义!
今年夏天,我和男朋友分手了。我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没日没夜地回想和他之间甜蜜的点点滴滴,甚是痛苦。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旅游群里那些登高的人。他们都那样了,还愿意继续,为什么?于是我报了出去登高的团,决定尝试一下。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也许这会是一场自我救赎之旅。我买好装备,整装待发。
第一次登高,我是一个人跟着一个陌生的团。一辆二三十人的大巴里,我一个人都不认识,但队友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会照顾人。导游在前面走,有一个音响专门放歌,任你如何磨蹭,当你听不到音乐的时候,你就知道,该加紧步伐了。或者,你想浑水摸鱼,你的队友就会开玩笑:“你怕是不行吧?”
第一次的登高只有900米的海拔,但是耗时5个小时。我们越过了几个山头。至于难度,我觉得还好。用用劲儿,最难的也就那一段路。归途中我还在想,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也不知是不是团队氛围太好,900米海拔、5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要是一个人在家,那得流多少眼泪?
抱着这个心理,我的第二场路途开始了。这一次我报的是去爬一座很险的山,海拔1300米。实话说,它的难,在于一段有石头的路段。有时候你要是分不清石头能否着力,踩了空,很显然是要摔跤的,甚至摔下一段山坡都有可能。
最开始进军石头路的时候我是害怕的。但是我摔了一跤之后掌握了要领,那就是,不要武断的一脚踏出去,要先用一只脚探一探虚实。石头山一过,就是最难的登顶了。一路上我丝毫不敢懈怠,就在精疲力尽腿都不再听使唤的时候,到顶了。那时候其实想不到“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而是:“我又活过来了。”
是的,我又活过来了。待我历经千辛万苦,我还是我,没有任何改变。唯一有变化的是: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自怨自艾的我了。我进行了一场自我救赎,并且,我成功了。那时,山顶一阵凉风拂过面庞,仿佛拂到了心口。就那一抹凉,淡化了心中许多执念。
从那时起,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个月出去登高徒步一次。不为其他,只为自己。
登高于我而言,是求索,是救赎,也是超越。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