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业基
隔了两年,今春我又开车到莫村走走,“十里莫村”给我展现出来的是满目新绿,满目兴旺。在接近留客村的途中,我被一个古老的码头所焕发出来的青春给迷住了,停下车来观看。
这座码头叫做石角美码头,莫村人在靠近码头的河坎上建了一座叫做“古渡夕照”的路牌,这是莫村的标志性建筑,同前面的“苦楝树旁”“烟火三五家”“莫村晚集”和后面的“水见暮云”四个路牌是一样的设计,紫黑色仿古亭阁式的牌子呈丁字形展开。路牌的背后就是平静流淌着的万泉河,河坎上与它作伴的是一丛丛碧绿葱郁的灌木和一棵棵昂天生长的椰树,其清幽的环境令人全身倍爽。前面是斜斜地通往码头的青石板砖道。青石板道右边,与路牌相对的一棵椰子树下竖立着一只好大的滑板,黑色的滑板面上用白色竖写着“南国户外水上运动中心”几个大字。迈上青石板路,路面干净平整,显得古色古香。
青石板道右边,与黄色皮艇相对的是一座三层大名叫做“重同五代”的牌楼,正面对着万泉河,背后就是村庄。牌楼高约8米,四角都安装飞橼,气势不凡。这座牌楼为何建于码头边,当时不得其解,回家后打开《莫村村志》,才知道这座牌楼原建于乐城古邑的中心大街上,后才迁到石角美码头的官道旁。建这座牌楼的起因是当地森沟岭村的莫家在十九世纪下叶和二十世纪中叶前后两次出现五代同堂,当地百姓视为稀世之家,故建此牌楼来彰表之。正是当地百姓这一热心之举,成就了莫村“重同五代”牌楼这一古老的人文景观,昭示着一个古老的哲理,即:山水养人。
走过牌楼,往左拐就是石角美码头。码头入口处建有牌坊,面对河道还安装一盏圆圆的远光灯,两边的角上各安置着一个琉璃鲤鱼,其打挺模样惟妙惟肖,令我赞叹不已。两边的柱子上镌刻一副对联,曰:源远流长家乡水,山清景秀故园情。这副对联将莫村人的乡愁展露无遗,表达了莫村游子那浓浓的乡思。整座牌坊古朴古拙,古韵厚重。
走下坡道,我环顾左右:左边的河坎边就是钢棚屋的正面,钢棚屋的左下方就是水上运动中心的码头,摆放着许多桨板和皮艇;码头的水面上还停留着一艘古木游船,救生圈挂在两边的围栏上。水上中心码头右旁有一座两层的六角凉亭,尖头亭顶,上面铺设黄色琉璃瓦和飞橼。与水上运动中心码头相对的右面是当地的渔船码头,有五六只小渔船停泊在码头旁,还有土生土长的几株水杨树,树皮粗糙古拙,树枝弯曲张扬,树叶细长稀松,越看越玩味。
码头正前方的砖道筑成扇形,并逐渐延伸进河水中。站在半圆形码头上,看着清粼粼的河水,我就想放开喉咙唱那首琼海人永远值得骄傲的歌:“万泉河水清又清”。码头边沿的河水可清啦,每一块砖、每一条砖缝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还能看得见小鱼在游玩。码头外的河面宽阔,水面上波光粼粼,水色与博鳌海面一样的深蓝。码头对面就是乐城古邑,可以想象古时石角美码头繁忙的景象: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上上下下的过客热闹非凡。在此迎送“上船走南洋、下船番客归”的景象,今日不再复有(番客,本地人对华侨的称呼)。时代的变迁可真快呀,我不得不为之感慨。河面上还有一些小小的孤洲,洲上芳草萋萋,似乎在向世人诉说万泉河那古老的故事。
石角美码头,古老而青春。它正以欢欣的姿势展现在游客面前,给古老的莫村带来繁荣和兴旺。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