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人的手艺

发布日期:2025-06-12 21:13 来源: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 蔡鸿亲


在我们文客村,我见过上一辈不少人都有一手不错的编织手艺,为家用,或是为生计出卖赚点钱。男人能用白粉竹编织出许多精美坚固耐用的竹制品,女人能用蒌叶(野菠萝叶)编织出整齐均匀耐用的蒌席。编织看似简单,但很考验编织者的功力和心灵手巧。功夫老到,有经验,有悟性和灵性,编织出来的成品定会是一件不错的工艺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用时得心应手。

编织竹制品,须走如下工序:第一步是看竹、砍竹、破竹和削竹。用刀的功夫就在破竹削竹上,削成的竹片、竹丝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竹丝截面有圆形有半圆形。第二步是晾晒竹片竹丝,要把握好晾晒度。第三步是编织。编织的竹制品大小不一,有竹筐、竹箩、竹篆、米筛、谷筛、竹篮、锅盖苙、竹扇、摇篮、簸箕、猪鸡鸭笼等。

编织蒌席的工序,第一步是看蒌。蒌有自家种的也有野生的,野生的在平时就要用心留意哪里有。第二步是割蒌。蒌叶有刺,割时要防止刺到手,还要注意天气。第三步是削蒌。第四步是晾晒蒌叶。也要注意把握晾晒度,晒得过干容易脆断,没有柔韧度就难以编织,青了容易造成编织出来的蒌席收缩不均匀,蒌叶衔接脱节。然后卷蒌螺、拷蒌螺、晾直。最后是织蒌。过去女人们织蒌一般是在中午和晚上,编织时她们手里必拿着两样工具,木尺和刀子。木尺用于把握蒌席的大小尺寸,刀子视蒌叶大小长短随时握削,挑穿衔接蒌叶。

此外,女人们还会做各种粿(粑)食,且善用各种食材,花样翻新,让人百吃不厌。如用大米做白粿、锅圮粿、碰公粿、鸡屎藤粿仔;用糯米小米做搅粿、花壳粿、归粿、甜粿、煎粿;用番薯粉做粿凸、树叶颗凸、蒸粿、饭箸粿、粿汤;用木薯粉做粿凸、粿仔、粿汤;用高粱(牛麦)做牛麦粿;用粟脚做粟脚粿割、粟脚锅圮粿,此外还有用红薯、毛薯做甜薯突,等等。女人们做的苙、粽也是一等一的好,粽有糯米粽和狗尾粽,可以有馅也可以没馅,味道都很好。她们织苙壳、绑粽子,不仅做得快而且形状非常美观。除了做粿食之外,有几个女人煮大锅饭也是好手。煮大锅饭不仅要有技术,丰富的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掌握不好下米数量、下水量和火候,煮的饭就容易糊焦或是夹生。

现在食物丰富,上述的粗粮粿(粑)食,村里人很少制作了。巿场上想吃啥就买啥,人们也懒得去做了。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 

电脑版|手机版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