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绍徐
琼海市是海南东部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侨乡,它人杰地灵,博鳌亚洲论坛、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嘉积鸭、温泉鹅……这些靓丽的名片享誉海内外。其实,琼海的特色小吃也同样出彩,引来全国各地的旅友骑客、博客达人纷至沓来,一杯茶、一份小吃,总叫人回味无穷、恋恋不舍。
在琼海,人们习惯说吃茶或者吃早,很少说吃老爸茶。友人见面常常以“吃茶溜!”“吃茶乎不?”来互相打招呼,可见吃茶在琼海人心中的份量。
琼海人喜欢吃茶是出了名的,茶店遍布大街小巷,林林总总的茶店广告牌不失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琼海的茶店、茶餐厅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产品也开发得越来越丰富。有道是“一日三顿”,而琼海人是“一日三茶”,一顿不落。早茶吃好,元气满满;下午茶提神,鸡血十足;晚茶解乏,好梦相伴。吃茶是琼海人的日常,老少皆宜,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
听父辈说,“一日三茶”的习惯是从“南洋”(东南亚一带)传回来的,包括茶和点心,都是老华侨们从南洋带回来的手艺和口味,一直延续至今,这也算是舶来品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琼海人老带新、大带小去南洋谋生渐成风气,老华侨们通过做劳工慢慢地融入了当地生活,他们归来探亲总会带些咖啡给乡亲父老分享。咖啡苦得很,便加上炼乳,就成了可口的咖啡奶。老华侨们在南洋谋生,闲时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打发时间,渐渐的吃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尤其是下午茶。东南亚气候炎热,下午华侨们出不了工干不了活,便吃茶聊天,由此有了下午茶。现在在琼海,大概从下午两点半起人们就会开启下午茶时间,午睡醒后吃上一杯茶、一份点心,保持充沛精力,延续美丽心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琼海的茶店在经营理念上秉承了琼海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食追求,老板们重金聘请茶点师傅,大手笔打造舒适环境,店面大多是高档装修,冷气开放,扫码点餐,产品也日益丰富,煮、炸、烹、蒸、炒、焖、盐焗一应俱全,而且时不时邀请网红推广,推出优惠套餐。茶、点心的种类在保持南洋风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冷热均有,光饮品就有牛奶、豆浆、歌碧欧(黑咖啡)、咖啡奶、绿茶、红茶、菊花茶、普洱茶、生姜立顿茶、奶茶……点心有包子、油条、花卷、饺子、酥皮包、咖啡包、叉烧包……杂粮有椰子粑、糯米卷、高粱卷、玉米烙、炸芋头、绿豆沙、煎堆……还有炒粉、粉汤、腌粉、粥、炸鸡翅、盐焗鸽子、盐焗鹌鹑蛋以及各类甜品等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你心中念想的,在茶店里几乎都能满足。在琼海,每一家店都有其独特风味,只要你家的茶、小吃味道纯正地道,做得有特色,哪怕位置偏一点,生意也一定是火爆的,正好验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
在琼海吃茶,大致分为两类。若是找人说事,一般会选择包厢,点上一壶茶,营造相对私密的交谈环境。普通大众则更钟情于大排档式的茶店或茶餐厅,大家点上一壶茶,挑上自己爱吃的小吃,围坐一起,无拘无束,东南西北谈天说地,惬意又随意。
无茶不欢,无茶不生活,有人讲在琼海吃茶可以“从天亮到日落”。吃茶在琼海已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琼海的早餐店营业时间很早,在乡镇,一般早上五点半就开始营业了,城区大概是早上六点半左右,很好的满足了早起干农活的农民和送小孩上学的上班族。如今,嘉积的杂粮、塔洋的炒粿、联新的包子、阳江的椰子粑……都是名声在外,尤其是塔洋镇的茶店更是独树一帜,做成了品牌,吸引了许多外地人专程驱车前来品尝下午茶。塔洋聚奎塔下,老市茶店、芳源香茶楼、壹品茶园等茶店,里面的商品不仅种类齐全,价格优惠,还有演出助兴。茶店会一直营业到下午五六点,节假日更是一位难求,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你要是在现场,看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各类点心,一定会垂涎欲滴。
琼海人的吃茶已融入日常生活里,并非只在周末享受。即便是工作日,来不及堂食的也会点上一杯奶茶,或者买上一份点心,打包带走,绝不让肚子受委屈。这便是琼海人惬意的生活写照,也是海岛文化、南洋文化的一个缩影,金岛乐队甚至为此创作了一首海南话歌曲《琼海密好吃》。嘉积鸭、温泉鹅、塔洋粿炒、琼海清补凉、琼海煎堆、琼海斑斓糕、琼海白粿,还有鸡屎藤粑仔和芒果肠粉等杂粮小吃,都已成为琼海美食的代表。
想想,与三五好友围坐,泡上一壶茶,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品尝着美味小吃,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美事呢?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