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瑞华
昔日,老家有一路景,蛮有看头。
我的老屋在农村的大路边,每逢集日,总能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前面的嘻嘻哈哈,后面的叽叽喳喳。如果偶尔有一个小伙子往回看,立即有一个小媳妇或大姑娘脸红,这人便成为众人“嬉笑”的对象。待到临近街口,少了空旷,多了拥挤,两拨人很自然地缩短距离,随即汇入人海,就地化整为零。
傍晚时分,集市散了,路上又多了回村的男男女女。虽然成双成对,但不并肩同行,依旧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走了几里路后见有一凉亭,于是纷纷卸下肩上或重或轻的担子,坐在长长的石条凳上,喝一碗附近大娘免费提供的大碗茶。稍事休息后,远远看见熟悉的同村人陆续赶来,便一边招手一边大声喊,有三五对了便不再等待,恢复来时的阵容打道回府。
年轻的夫妻如果想相伴回村,往往要在集市上转悠到夜幕降临,路上熟人少了才敢并肩走。途中若遇独木桥,两人要么手拉手,但是一过桥后马上松手;要么男的在前面一步三回头,女的在后面双腿颤悠悠。如逢桥断水涨,女的就撒娇,嘴里嚷着要自己过,脚下却怕湿了鞋,嚷着嚷着就已趴在男的背上了,心里头“咚咚咚”地跳,脸蛋儿红得似晚霞。赶一回集,增一分情,赶集成了不少夫妻感情的润滑剂。
小两口新婚回娘家,也别有一番情趣。出门时装作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出了村口,又要你打量我,我打量你。没见人来,就很自然很随意;若有人来,便迅速拉开距离。万一猝不及防被熟人撞见,只好硬着头皮,男的咳嗽一声低头假装掏烟,女的红着脸低头假装整理衣角。那种神态,如果让现在的城里人看见了,还以为谁在拐卖人口呢!
姑娘未嫁,若要出门或赶集,必定有母亲或嫂子结伴同行。若逢未婚夫节日上门送礼,临走时姑娘大多只是从窗口或门缝里窥送,胆大一点的则会预先“埋伏”在村头,避开众人的目光才敢现身。两人往往以咳嗽声为暗号,男的听到姑娘的咳嗽声,便立即放慢了脚步。此时两人说出来的话一般都带刺,旁人不明就里,以为他们在闹别扭,实际上是另一种方式的亲热,彼此心里头美着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如今,未婚男女不但白天敢同行,夜里也敢同行。你挽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出一个村口,过一条小河,翻一座山坡,久久不舍得松手。相约同行或赶集只是幌子,老地方见才是真实目的。万一露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告知双方家长,选一个良辰吉日把亲事正式定下来。其实父母心里头也都明白,儿女的路得靠他们自己走,包办婚姻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琼海市人民政府.政务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