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绍徐
学子对母校总是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情愫,无论走到哪里,母校就像一个温暖的坐标,隐藏在学子们心中,温暖而又踏实。
前段时间匆匆去了一趟母校嘉积中学。毕业20多年,母校依然是花开满地,生机盎然,巍巍红楼一如既往的气派而厚重。校园里增加了不少建筑物,绿树成荫的校道上,同学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静静地逛,慢慢地回味,心中既感熟悉又觉陌生,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说不出的失落感。原先读书时,进入校门排列两侧的黑板报长廊,随着时代的变迁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化带和文化园,校园里的宣传栏、黑板报也早已换成了喷绘写真和LED屏。那一排排的黑板报,记载着我学生时代那如诗如画般的美好记忆,真想再凑近看一看那黑板报,摸一摸那带有墨香味的板书插图。
曾记得,那两排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黑板报长廊,大概有20多块黑板,涂着黑漆漆的黑板油。黑板报由校团委统一管理,分配到校办公室、校团委及各科组使用。黑板报长廊是母校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展现学校人文新气象新风貌的重要阵地,也是老师、学生们获取资讯、展示才艺、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那一排黑板报,加上门口红艳艳的凤凰树和巍巍红楼,构成了母校一道道独特而靓丽的景观。
母校每逢重大节日及开学季、毕业季,校团委都会拟好一个主题,及时组织开展黑板报比赛,为节日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活动中,各科组围绕既定的主题,组织老师、学生以粉笔、水粉为颜料书写黑板报。由于每次黑板报比赛是要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张榜公布的,因此大家都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认真对待。记得我初一时负责班里的墙报,每当看到学生会的干部在出学校的黑板报,心里就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被老师叫过来出黑板报啊。直到上了高一,我终于有了机会书写黑板报,心中甭提多高兴了。
对我们而言,出黑板报是荣誉,是机会,是展示,也是一种竞赛。这个过程,往往是老师和学生比,科组与科组比,大家相互切磋,其乐融融。印象中,各科组的老师都会在黑板报前指导并动手和学生一起设计版面、设计绘画主题、书写美术字,有时还亲自上阵写板书、画插图,总是想方设法把本科组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当时校团委、美术组、语文组负责的黑板报质量都比较高,经常竞争得白热化。这几个版块的黑板报不仅格式规范、报头鲜艳、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插图、书写都很用心。各科组在书写板报时还不时派出“侦察兵”前去“侦察”一下,以便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就怕被人甩开一条街。我还记得英语组有时候也会给大家带来惊喜,“ABCDEFG……”一排排工整的英文字母既新颖又活泼,很是吸引人。每当出黑板报时,学生会、美术书法兴趣班的同学总是各显神通,暗自较劲,长廊前也会吸引很多老师、家属、学生驻足观看。大家一边观看一边评论,每当听到赞誉声传来,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候没有喷绘写真,学校的喜报、通知、公告都是用墨汁书写在红纸上,公布在红楼宣传栏上,路过的老师学生总会被吸引,驻足观看,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看一看又有谁获奖了。对于每个班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校团委也总会在校庆或重大节日时开展墙报评比活动。黑板报、墙报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充分展现了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来到学校的来宾、家长、校友以及新同学感受到了母校浓浓的人文气息。
当时一起写黑板报的那些校友们,也正是在和黑板报、墙报打交道的日子中,结下了深厚的校友情,积攒好创意、好构思,练就了一手好字,孕育了一颗颗宣传种子。这些校友有的选择了艺考,有的当上了宣传口的领导,有的任职出版社编辑、设计,有的在单位里分管宣传工作,还有的在学校当语文老师、美术老师……我想,这成长的背后也有黑板报、墙报的一份功劳啊。
如今我也在从事文化传播工作,回想起那段写黑板报、墙报的日子,不失为一段美妙的青春记忆。它清晰地记录了师生爱、校友情,弥为珍贵。虽然离开母校的怀抱许久,但我依然怀念母校那段写黑板报的日子,怀念母校那种书香扑鼻的氛围,怀念在母校一起写写画画的老师、校友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琼海市人民政府.政务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