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融媒 罗颖 周龙 当传统渔业还在与时间赛跑争夺鲜度时,潭门渔港正以科技创新重构深海渔业价值链。借助船载闪冻锁鲜技术,深海渔获在捕捞后30分钟内完成从海洋到超低温冷冻的跨越,不仅大幅降低产品损耗,更让潭门海鲜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凌晨4时,南海深处,青衣鱼、彩眉等礁盘鱼刚捕捞上来,就被“闪冻”起来。晨雾笼罩的潭门中心渔港,挂着“潭门渔歌”标识的渔船历经1个多月的海上作业,从南沙满载归港。与传统渔获不同,这批海鱼捕捞出水后,在渔船上经过标准化加工流程,立即进入船载-60℃超低温冷冻舱。这项由潭门渔歌食材科技公司制定的“海鲜7S”技术体系,将海鲜加工环节前置到作业现场,彻底颠覆传统渔业的保鲜逻辑。
据琼海潭门渔歌食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李波介绍,该款船载闪冻锁鲜技术,将新鲜捕捞上来的鱼经过活杀、放血、预冷、真空处理之后进行闪冻,半个小时之内鱼的中心温度达到零下18℃,闪冻的鱼跟活鱼的还原度达到95%以上,损耗率从原来的30%降到几乎零损耗,深海鱼的价值也提升了30%以上。
核心技术突破带来的是产品品质的飞跃。该技术保障细胞壁不破裂,使生物体细胞处于休眠状态,营养成分不流失。解冻后营养几乎全价保留,口感保持如生鲜状态。凭借极致品质,该公司推出的“南海珊瑚奢宴礼包”斩获2024年海南冬交会金奖;青衣、南海红脚虾、南海野生海参三款海产品更拿下国家级有机认证,实现琼海渔业有机认证“零的突破”。
据悉,2024年潭门渔歌签约作业渔船22艘,捕获量800吨,实现销售产值3800万元;2025年跟京东、淘宝淘天买菜等集团签订战略供销协议,预计捕捞量1000吨,预计销售产值达5000万元。
在与潭门渔歌相邻的南海赋食品有限公司,则演绎着另一种“原生态革命”。这里的野生鲜海参遵循古法捕捞,经人工清洗、物理低温泡发后真空急冻,每一根海参都带着三沙海域的纯净印记,直供全国星级餐厅。
“我们的产品主要以私人定制以及高端星厨为主,比如说香港的锋膳、广州的红馆,本地的一龄医院、中远集团,还有一些高端餐饮都有合作。我们还从专业的角度参与到海参菜品研发,以最好的烹饪方式呈现不同的海参给消费者。”海南省南海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杨鲁说。
潭门渔业的蜕变,依托于政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2024年4月启动建设的琼海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近期成功入选全国仅六席的“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该项目以潭门中心渔港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升级、生态修复、产业链延伸和智慧化管理,打造“一港两岸”综合发展模式。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新建的310米码头满足渔政执法和鱼货装卸需求,可同时容纳19艘休闲渔船;已竣工验收的海洋牧场项目打造“蓝色粮仓”,为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奠定生态基础。鱼货交易市场正加紧施工中,未来将延伸预制菜加工产业链;休闲渔业板块规划海洋休闲渔业、海上运动和民宿集群,着力打造“吃海鲜到潭门”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琼海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通过“硬基建+软生态+产业链”三重升级,正从传统渔港向国家级渔业综合枢纽转型,依托往岸上走、深海走、休闲渔业走的渔业“三个走”,着力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将潭门打造成为海南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琼海市人民政府.政务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