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融媒 彭信翔 郑伟 实习生 何秉峰 今年以来,琼海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把退塘还林生态修复作为全市“1号任务”,秉持“新官理旧账”理念,把解决历史遗留难题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以啃硬骨头的决心和韧劲,坚决打赢这场生态“攻坚战”和“翻身仗”。
走进长坡镇青葛村,海风轻拂,绿意盎然。沿着蜿蜒的海岸线望去,曾经连片的近海养殖塘口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新栽下的椰树苗。阳光下,湛蓝的海水与嫩绿的植株相映成趣,生态修复的成效正悄然显现。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班子牵头开展“脱鞋下田、赤脚上滩”式深度调研,通过组建工作小组进村入户,将办公地点直接前移至长坡欧村等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现场研究问题,及时疏通1000余户养殖户思想疑虑,统筹资金完成沿海长坡和潭门1214亩海水养殖设施清退,拆除管道3800余根。同时力戒“形象工程”,坚持科学精准施策,建立专款专用通道机制,推动项目资金直接投入到生态补偿、优质苗木采购、养殖户转产扶持等关键环节。
市资规局深入践行“新官理旧账”理念,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将“退塘还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推动问题整改。同时注重开门搞教育,以“亲清关系”化解信任危机,以“真抓实干”保障群众权益,通过分片下沉、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普及养殖法律法规、生态环保规定要求,以点带面稳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接受集中取排水和“进园上楼”等新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式。
为扎实巩固“理旧账”生态成果,琼海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强化建章立制防“新账”,做好智慧监管提效能。针对退塘还林及砂质岸线修复项目中的各项关键指标,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后期养护管理,全过程实施严格监督考核,并充分利用每季度更新航拍的卫星影像对修复区域进行分析比对,精准识别复养、非法侵占等异常情况,鼓励沿海居民通过手机APP、举报电话等方式,对发现的生态破坏行为及时上报,增强监管的时效性与精准性。
接下来,市资规局将会在完成退塘还林的区域,持续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绿色产业模式,整合椰树林木、旅游公路、博鳌亚洲论坛等资源,因地制宜构建“人海和谐”美丽海湾示范区,将玉带滩至东海村连片打造成美丽渔村长廊,带动乡村民宿、海鲜餐饮等休闲渔业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两促进”。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琼海市人民政府.政务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