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专栏
分享到:
微信
X

标题:琼海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索引号:00820758-3/2017-00460 分  类:卫生、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发文机关:琼海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2017年11月15日 文 号:海府[2017]141号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6日 主题词:

  琼 海 市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海府[2017]141号


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十五届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琼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海南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体育发展新内涵、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实现新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推动琼海市全民健身事业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指数和生活幸福指数,建设健康琼海,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和”的海南东部中心城市为抓手,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高度融合。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建设健康琼海、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2020年琼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主要目标

  以建设健康琼海为主要目标,到2020年,我市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健身行为更加自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城乡间公共体育服务更加均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切实满足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智库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群众满意的“大群体”格局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琼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促进体育消费的动力之源、提升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

  ——城乡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明显提高,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保持在60%以上,人数达3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比例达到50%以上,人数达25万。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

  ——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提高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科学、安全、灵活、无障碍的健身场地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体育运动场建设,全市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布局更加均衡,13个镇(含彬村山华侨经济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实现全市203个行政村(社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市、镇(经济区)、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率和完好率达到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建成综合性体育公园1个;实现各类体育设施免费或低费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保持在80%以上。

  ——各级体育社会组织更加健全,发展更加繁荣有序。在市级体育总会、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基础上,再成立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候鸟体育协会及行业体育协会。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武术、太极拳(剑)、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6个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建设,增设市级单项体育协会6个,积极发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市、镇(经济区)二级体育社团基本健全;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提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占全市总人口的4‰,达2000名。100%的健身站点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获得国家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人数不断增加。

  ——全民健身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体育产业新型业态基本形成,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优势,做好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培育轴,以沿河岸线、沿海岸线为龙头,以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支撑,统筹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全市体育消费总额达到5亿元人民币。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年均举办市级群众性体育活动10次。力争打造2-3项原创性自主省级赛事品牌,打造1-2项国家级赛事品牌,各镇基本实现“一镇一品”特色化发展。

  ——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全面展开,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明显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站覆盖率均达到100%,《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含在校生)比例达到92%,在校学生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2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促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街道、社区(村)的宣传栏、橱窗、文化墙、LED等公共设施,通过增加栏目、板块、专题等拓展体育文化宣传渠道,营造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社会舆论氛围。整合广播、电视台、报纸、网站和手机APP、微信、短信等媒介,搭建体育文化宣传平台,推广运动项目文化,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健身人物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百姓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将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融入全民健身的理念培育、场地设施、活动全过程,融入公园、广场、景区等公共场所,展现琼海田园、温馨、安宁、柔美、精致、健康的市容市貌,形成爱锻炼、多锻炼、会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加大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按照因地制宜、配置均衡、规模适当的原则,制定琼海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推进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积极推市级“5个一”工程:建有一个标准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主题公园、一个国民体质监测站。镇(经济区)级“6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络(文化站、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一个全民健身活动广场(多功能活动室或多功能运动场)、一批晨(晚)练点、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一个特色体育项目、一个国民体质监测点。村(社区)级“5个一”工程:建有一个健身组织网络(体育队伍、体育俱乐部)、一个适合农村(社区)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一个传授体育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一套体育活动和设施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所有镇(经济区)、行政村(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全民健身设施,逐步形成市、镇(经济区)、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化。

  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

  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健身场地设施,推广可移动、可拆装的健身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公共绿地的空置场地,合理规划、建设休闲广场、健身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健身场地设施,配建健身路径,为群众提供健身便利。有条件的收费旅游景区,要通过完善健身设施建设,探索景区健身设施与社会共享、不同时段交替开放的模式,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在规划建设城市公园、广场、旅游景点时,要预留场地同步规划建设健身休闲场地设施。

  做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与升级换代,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正常开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应全部向社会开放,研究制定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相关政策,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支持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通过划分时段、信息登记、购买保险、财政补贴等举措提高开放率、利用率,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公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80%以上。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残疾人免费开放,并设置明显标示。推广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等新型场地设施。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使用规范、安全管理、更新维护等办法,做好已有全民健身公共场地设施的检查、维修和更新工作。

  (三)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活动供给质量。

  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覆盖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充分利用琼海环境优美、绿色生态、山海湖俱备、四季温暖、空气优良的区域优势,挖掘地域特色,实施陆、海、空三维同步发展,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健康发展。

  陆地项目以武术、高尔夫、自行车、登山、攀岩、徒步、越野、马拉松、体育舞蹈、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传统项目为主,创新活动方式,巩固传统优势。海上项目以潜水、游泳、冲浪、帆船帆板、龙舟、漂流、海钓、游艇、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展示海洋特色的项目为主,打造海上运动天堂。空中项目以低空飞行、滑翔伞、热气球、动力伞、航空模型、风筝等项目为主,突出消费引领特征,满足人们新奇、刺激的身心需求。

  以“全民健身日”为载体,通过全民健身展示、体育进社区、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欢乐节等综合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形式,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比赛,推动集中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常态化的全民健身活动有机结合,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大力发展广场健身操(舞)、太极拳(剑)、琼海地方特色拳种——中兰拳、健身气功、瑜伽、健身跑、健步走、舞龙舞狮、竹竿舞、空竹、棋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积极开发飞镖、射箭、电子竞技等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举办富有琼海特色的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广泛开展田园、户外、水上、乡村农味农趣运动等具有琼海特色活动,丰富体育赛事和活动供给。精心打造以全市健身为品牌的广场健身操(舞)、春节元宵群众性体育活动、会山镇“三月三”趣味体育、端阳节博鳌赛龙舟、“红色娘子军杯”球类邀请赛、“双拥杯”体育比赛、三八妇女节体育活动、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干部职工体育活动、五四青年节青年体育活动、重阳节老年人门球、地掷球、民间武术和校园武术比赛、农民运动会、候鸟健身活动等赛事和活动。全市每年举办镇(经济区)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老年运动会、候鸟运动会等特色群体活10项以上,市定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适时举办残疾人、职工、中小学生、老年人、候鸟、妇女儿童等人群运动会及各行业系统运动会。镇(经济区)、行政村(社区)每年都要组织易于参加、趣味性强的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倡导和支持楼宇运动会、邻里健身节、亲子运动会等社区、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行政村(社区)每年组织开展1场以上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形成全市“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发展态势。打造“全市健身”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力争在形成省级特色品牌赛事2-3个、国家级特色品牌赛事1-2个;建成全民健身特色小镇12个,全民健身特色行政村(社区) 30个,推进全民健身特色市建设。

  (四)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以镇(经济区)、村(社区)为重点,结合我市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体育下乡、进社区”活动,将科学健身健康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设施送到百姓身边。定期举办或多地联办体育赛事活动、体育休闲旅游活动等,为百姓提供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

  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切实保障中小学体育课课时,课余时间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校医室建设,定期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考核体系。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联合教育部门积极举办青少年品牌体育赛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着力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兴趣,使在校青少年每人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将老年人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爱人群。充分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健身活动,加强老年人科学健身指导。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中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提高老年人健身服务水平。

  广泛开展职工、妇女、幼儿体育,重视职工的体育锻炼,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和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活动。

  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外来游客和候鸟人群纳入属地供给体系,为其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整合社会体育资源,保障农民工体育活动,为农民工搭建免费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观赏的平台。

  加大残疾人、社会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完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保障残疾人的体育权益,使其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建设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在融入社会方面增加获得感和满足感。

  加强大众足球运动普及工作。加强市足球协会建设,建立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1个,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大力支持琼海市实验小学、中原镇中心学校、大路中学、温泉中学、嘉积中学、嘉积第二中学、长坡中学、华侨中学等8所全省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广泛普及开展。积极参加海南省“我爱足球”、“谁是球王”等足球传统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建立、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高中、初中、小学三级足球竞赛体系。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组建足球队伍,参加社会足球赛事,鼓励多种形式组建社区足球队、社区足球协会,积极倡导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普及大众足球运动。

  (五)健全体育社会组织体系,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加快推进我市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施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加快出台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相关政策,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体育组织模式建设,大力扶持发展行业体育协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大力扶持创办各类体育社团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休闲体育俱乐部等群众体育组织建设,100%的城市社区、镇行政村建有体育组织,使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供中承担起生产者的角色。落实《海南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鼓励百姓自发形成的健身团体、网络体育社会组织等民间草根体育组织依法依规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施行登记备案制度,引导科学、健康发展。

  (六)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在健康海南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及在促进医疗卫生、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健身消费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融合发展。对接海南“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海洋强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和琼海建设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以及我市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结合“一核、二带、三园、全域”的产业格局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发展,谋划琼海市自身或参与海南省全民健身重大项目工程。以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科学健身知识普及、信息咨询、运动康复集于一体的科学健身示范区。采取有力举措,吸引体育传媒、体育策划、体育产品制造等企业到我市投资立项,建立基地。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围绕通航产业链上下游,建设公务机服务、直升机服务、航空培训和通航维修中心及飞行俱乐部,拓展通航会展、文化创意业,打造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和通航产业孵化基地。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发展体育产业的动力源作用,大力发展“体育+”,积极拓展体育新业态,扩大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健身培训、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会展、体育文化创意和体育产品销售等产业规模,使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使全民健身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使以全民健身为依托的体育产业成为我市“十三五”时期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极,为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七)拓展大众体育交流,形成全民健身开放发展新格局。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一地办会”等机遇,面向全省、全国和国际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推动全民健身开放式发展。依托琼海居旅相宜的全域旅游景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博鳌国际机场、国家南海博物馆等重大平台,在重大赛事举办、优势项目发展和运动员培养等方面深化国内和国际交流合作,适时主办各种全国性、国际性的全民健身论坛、专题研讨会和展示活动,拓展理论、项目、人才等交流渠道,引入全民健身特色人才、特色项目,增优势、补短板。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立体地向外推介和传播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经验与发展成果,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

  (八)推动全民健身科技创新,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管理、资源、服务智能化发展。建立体育门户网站,建立全民健身管理与服务资源库,创设能够引导、迎合民众健身消费需求的各种多媒体服务终端,搭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全域共享、互联互通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民健身管理、资源、服务互联互通。大力推动线上品牌赛事活动,扩大项目群体参与空间与范围,使线上线下传统赛事活动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依托省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市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加强国民体质监测队伍建设,配备国民体质监测设施、设备及必要的流动监测车辆。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与全市卫生服务站点建设相结合,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有效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评、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市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切实提升科学指导水平,实现体质监测和运动处方指导普遍化、常态化。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采取直接引进、公开选拔、聘任、挂职等办法加强队伍建设,依托海南“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海南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体育协会和学校开展全民健身人才培训,尤其要加大对乡镇全民健身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将全民健身与文化、卫生、医疗、职业技能、信息化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人才培训相衔接,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建立全民健身人才数据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科研工作。加强对体育经纪人和赛事活动策划、组织、推广、中介与市场开发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赛事活动的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档案,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在项目推广、活动组织、信息咨询、业务交流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镇两级政府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主体,对计划实施情况负责。各镇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领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两大目标,把全民健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把全民健身经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周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全民健身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考核。

  各部门、各单位要将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与全民健身工作相结合,按照工作分工落实工作任务,协同推进。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针对重要工作、重大项目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决策。市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教育、科技、卫生、旅游、民政、地税、人社、公安、外事办、文明办、妇联、残联、总工会、团委等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为全民健身提供决策咨询、战略规划、标准制定、资源整合、方案策划,以及舆论引导、人才培育和监督评估服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文体、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国土、教育、科技、卫生、旅游、民政、地税、人社、公安、外事办、文明办、妇联、残联、总工会、团委等部门组成的琼海市全民健身联席会,形成长效协调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落实中的问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智库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群众满意”的公共体育发展新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与管理。

  各镇政府、彬村山经济区管委会要将全民健身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严格落实《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依法确保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用于体育事业的专项资金70%用于群众体育。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贫困镇和少数民族镇倾斜。着力支持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全民健身服务。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全民健身。

  制定琼海市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智库、基层体育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服务的购买比重。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琼海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的公益事业捐赠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加强对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三)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

  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学习、宣传、贯彻现有体育法律法规的力度,依法保障公民的体育健身权利,确保举办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市国土、规划部门要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与各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赛事活动举办、科学健身指导及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并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进落实。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体系,做好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纠纷预防与矛盾化解工作。

  出台《琼海市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表彰办法》,对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四)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

  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要牵头加强对《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根据国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作为政府年度民生实事考核评价指标内容之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评价标准。完善全民健身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群众、媒体等多方评价监督反馈机制,定期向社会发布《琼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状况评估报告》。继续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琼海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台账体系,做好全市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数据分析,为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建立全民健身年度评估检查制度,2020年对《琼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和市政府。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