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之年。琼海将如何抓好工作落实?老百姓身边又将发生哪些变化?我们一起看看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说。
蹄疾步稳推进自贸港建设
扎实做好封关运作准备,高标准抓好任务、项目和压力测试“三张清单”落实;建成博鳌机场2个封关运作项目,按期投用2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继续扩大“零关税”清单享惠面。深入推进制度集成创新,争取推出2-3个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强化更深层次改革攻坚,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继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动试点延伸至智慧政务、民生缴费、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着力打造博鳌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小镇。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加快完成博鳌机场对外开放口岸验收,实现年旅客吞吐量由50万人次向500万人次跃升;积极引进不少于30家外资外贸企业落户,力争货物、服务进出口均增长20%左右。精益求精打造博鳌小镇,深入对标“中国达沃斯”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博鳌特别规划区核心区概念规划,进一步优化博鳌特别规划区核心区周边配套。
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落实“产业投资提升年”“基础设施推进年”系列部署,力争实现投资增长12%,推动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项目早日落地,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加速抢推招商引资,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额突破100亿元。大力提升消费能级,支持乐城先行区引进和应用更多国际创新药械;引导东屿岛免税店优化升级,争取销售额增长40%;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大型商场商圈,搭建优质消费场景;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促进实现“直通联办”与优化营商环境机制互联互推;力争新增市场主体增长20%以上。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举全市之力全方位支持乐城发展,规划推动S213省道延长与嘉乐大道东段联通,支持园区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提升市华侨中学等周边教育配套,开工建设116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聚焦发展高端型大健康产业,加快构建“医教研”深度融合生态圈;充分承接乐城产业外溢,加快启动富海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争取落地项目不少于5个。扩容升级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力争举办千人以上会议不少于20场;深耕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区,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和19%。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以世界热带水果之窗为主基地,打造“琼海新奇特水果”全国知名地理品牌;有序实施潭门中心渔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长坡镇海水养殖提升改造治理项目,探索发展海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产业,力争渔业产值增长10%以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98亿元。
高水平推进滨海型城镇化建设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高水平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中优、东联、西控、南提、北进”;优化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加快构建以嘉积为核心,带动乐城、中原、博鳌的沿万泉河主城区组团,着力推动城市框架和功能向海拓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环岛旅游公路琼海段沿线景观,精心策划打造“青葛龙湾”“鱼跃潭门”2个驿站;高质量实施14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谋划启动5个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构建“15分钟便捷生活圈”。
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心,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做好“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0亩;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确保粮食种植27.65万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不少于55%的财政衔接补助资金注入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莫村二期、仙寨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排港“美丽渔村”,持续打造椰子寨、老区、罗凌等3个红色美丽村庄,提质升级南强、沙美、留客等3个美丽乡村环带;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四治”专项行动;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镇和“美丽农村路”创建,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12座。
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一以贯之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抬头见蓝、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常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19个重点实体项目建设,推动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取得明显成效;力争推广新能源汽车3000辆,新建充电桩1500个。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6%以上、PM2.5平均浓度低于13.8微克/立方米;深化“六水共治”碧水行动,确保地表水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0%以上,万人千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海南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完成沙美内海红树林、玉带滩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全力提升海洋生境修复、沙荖河及龙湾溪入海口治理工程,保障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
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构建新冠病毒感染分级诊疗体系,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积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建实“首席风险官”制度,持续加强政府债务、金融、意识形态、信息安全等领域风险防控。筑牢公共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减量控大”工作,强化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建成投用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村级组织工作清单化手册制改革,提高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力争创全国第十二届双拥模范城。
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惠民温度可感、发展成果可及、未来美好可期。抓好稳就业稳物价,全面做好援企稳岗稳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8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建成就业驿站4家,实现服务区域全覆盖。多措并举稳产保供稳价,压实8000余亩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000亩光伏蔬菜大棚,巩固蔬菜自给率达65%以上,实现“15+N”蔬菜均价稳中有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建设城区公办幼儿园9所、小学2所,新改扩建完全中学3所,加快推进2021-2022年学前教育工程,完成琼海中学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持续抓好“双减”政策落实。提升健康琼海建设,加快推动海南东部区域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暨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投入运营;深化“医共体”建设,推进分院医疗能力提升“2+4+4”项目。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完成市文体中心体育场建设;用好用足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资源。
版权所有©琼海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琼海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832261 政府咨询投诉电话:0898-12345 联系邮箱:qhszfxx@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20200003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20004 琼ICP备2021000526号